与金海湖新区岔河镇桥边小学相隔不远,沿着小来到恒大帮助援建的蔬菜大棚前,两边的空地上堆满了新鲜的蔬菜苗。有的村民负责引水装桶做备用,有的拿着小锄头挖坑种苗,大家在自己的岗位上埋头忙碌着。 短短两个多月的时间,口的这片地摇身变成增收的“钱袋子”,对住在第二村民组的甘光飞来说,这是很难想象的事。 甘光飞的几个儿女很早便出了远门打工挣钱,赚的钱只够各自家庭的开支,家里的4亩土地前几年刚种上核桃树,过了今年树苗才开始结果丰收;去年村里成立合作社发展蔬菜种植,另外2亩土地划入流转的范围,每亩地每年可获得400元的流转费,所剩不多的则都种上了玉米,一年种下来勉强能糊口。 几个月前,恒大援建蔬菜大棚的计划下到村里,土地流转费用一下增加到750元一亩,正好甘光飞家的土地也在大棚用地内,得到这样大的实惠,甘光飞直说“自己赶上了好时候”。 这两天,大棚里开始尝试种植甘蓝、芹菜,甘光飞又参与到务工队伍中,在里和大家一起种菜苗、洒水,做的都是熟悉的“手艺活”,每天能收获80元的务工费。 “我在家忙完了也是闲着,来帮忙多少能够有点收获,顺便也可以锻炼下身体。”在劳动才能觉得踏实的甘光飞看来,除开看病治疗导致家庭贫困的因素,勤勤恳恳的人不会一直处于贫穷之中。 “靠哪个帮都不如靠自己,不去做肯定不会有收获。现在蔬菜大棚建起来了,守在口就有这么好的机会,只要勤劳,早晚都会脱贫。”拿起喷洒壶洒水的甘光飞对笔者说,蔬菜大棚的种植跟平时种庄稼一个道理,离不开精心的种植和管理。 “种这个菜跟做生意一样,种的时候要一环一环地做好,不能急于求成,加上稳妥的销,发展前景会越来越好。”去年,村里曾在产业发展上进行大胆的尝试,种植的蔬菜收成不错,却不料,销成了难题,让大家不禁惋惜。听说大棚蔬菜有相应的销售保障,甘光飞跟其他的贫困户一样,充满了信心。 “这次试种的芹菜生长周期短,一个半月左右就能采收销售,按现在的市场价格,每斤芹菜至少能卖8块钱,算下来效益还是不错的。”村党支部胡照勋介绍,发展种养殖和外出务工是村要的经济收入来源,蔬菜大棚的运行不仅给周围群众搭建了务工平台,大棚产生收益后由村委会、合作社、贫困户按1:4:5的比例分成,为村里发展村集体经济注入了活力。(乌蒙新报文/赵婷 图/韩雷 王晨楠 张鑫桂) 推荐:
|